在城市
数据让交通、停车
不那么堵了
在农村
直播带货
让农产品销路更广
数字平台
帮着解决就业难题
……
社区、医疗、旅游
生活的方方面面
都能看到大数据的影子
这棵无形的“智慧树”
在遵义的土地上
正一点点地生长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这个夏天,广东中山的张先生开着车,带着家人到了遵义。他没怎么提前做攻略,打开手机里的“智游遵义”小程序,查门票、订酒店、找吃的。三天下来,遵义会议会址、赤水丹霞、海龙屯都转遍了。“挺方便的,跟个本地导游似的。”张先生说,“省了不少事。”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专业展就要在贵阳开幕了。消息传到遵义,大家觉得这事儿跟自己关系挺大。这几年,遵义人实实在在地感觉到,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正一点点渗进生活的角角落落。
工厂里的新算法
中航电梯的车间里,机器手臂忙碌着。冲孔、封头、焊接……一分钟,26台机器人就能把一部电梯的主要零件加工好。车间主任指着控制台说:“以前靠人,误差难免,废品率差不多2%。现在靠数据编程,误差控制在毫米内,废品率降到0.01%了。”精密、高效,这是数据带来的直接变化。

皇氏集团遵义乳业的生产车间,工人不用围着设备转。在中控室里,按几个键,运来的生鲜乳就顺着管道自动进了生产线。负责人算了笔账:“智能化设备运行稳定,每个月能产1200到1300吨奶。质量有保证,人也省了不少,效率也提了上去。”
这些变化,是遵义在推“千企改造”的结果。酱香白酒、装备制造这些老行当,都在尝试跟数据结合。工厂连上互联网,设备上了云,车间、工厂、园区都变得“聪明”起来。

红花岗区盈田工谷产业园里,海普智联科技公司的车间也很热闹。他们生产的“智慧e盖”,给每个酒瓶盖里外都打了码,一瓶一码。酒厂用这盖子,生产、物流、销售,每一步都能查到。公司负责人说:“这盖子就是酒的‘身份证’,厂家管起来方便,消费者也放心。”
遵义正琢磨着,把数字经济这块蛋糕做大。以遵义高新区为核心,新蒲经开区为节点,规划一条数字经济产业带。智能手机、智慧家居这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字产品制造,也想引进来,扎堆发展。
田埂上的二维码
凤冈县
凤冈县花坪街道东山村的爱心家庭农场,牛棚排得整整齐齐。农场主申修权指着棚里的摄像头和传感器说:“给牛打了耳标,等于有了‘身份证’。不管我在哪儿,掏出手机就能看牛棚里啥情况,温度、湿度都清清楚楚。”靠着这套“智慧”养牛,凤冈县肉牛产业越做越大,带动了一万多户农民。
桐梓县
桐梓县茅石镇中关村的生猪养殖基地,也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推广“全链条、全循环、全生态”的模式。通过一个大数据平台,猪圈的温度、喂料、清扫、除臭,都能自动控制。负责人说:“人省力了,猪也养得更好。”

湄潭县
在湄潭县,茶园里也有了“管家”。“祥农云”平台上线后,茶园的环境变化、市场行情、服务信息、产品溯源、用工需求,都能在上面看到。茶农说,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了新农资。藏在山里的好东西,通过“直播电商”,也能卖到外面去。
遵义正用大数据、物联网这些技术,建特色农产品的溯源平台,搞实时视频监管。科技特派员也常往村里跑,把新技术教给农民。一个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云平台,已经能把主粮、油、肉、菜、蛋等七大类3600多种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对接到市场。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看数据;以前靠人眼,现在靠‘云眼’;以前靠手动,现在靠自动。”一位老农感慨道。数字化的种子,在遵义的田野上生根发芽,让种地的方式变了样,农民的日子也有了新盼头。
数据在身边
这个夏天,从上海来的王玉兰夫妇,白天逛了遵义会议陈列馆。晚上,他们拿出手机,扫了个二维码,点开“醉美遵义城·5G VR遵义会议纪念馆”小程序。VR镜头带着他们,听着音乐和讲解,又“云游”了一遍遵义的红色景点。“挺有意思的,像身临其境。”王玉兰说,“故事讲得更活了。”
乌江寨景区,白天逛老街,买东西手机扫一下就行。下午,游客打开“智游遵义”小程序,能找到当地的民俗,尝尝遵义的特色小吃。晚上,无人机表演和水舞秀,成了固定节目。一位景区工作人员说:“现在游客来玩,体验更丰富了,也更方便了。”

“云展览”“云旅游”这些新玩法,在遵义越来越受欢迎,它们成了吸引游客的“新密码”,也在悄悄改变着遵义旅游的样子。
遵义市民周先生,现在交水电费不用跑腿了。“i遵义”城市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后,成了他手机里的常用软件。“以前交水电费,得跑三个地方。现在在家,手机上点几下就办好了。”他说。
过去,去政务服务大厅,常要排队、跑多个窗口、不熟悉流程。现在,下载个“i遵义”App,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从“智慧医院”挂号缴费,到“智慧校园”报名入学,再到“智慧法院”在线服务,大数据正在解决老百姓觉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烦”的问题。政府办事的方式也在变,从“职能”向“智能”转变。

余庆县
余庆县白泥镇下里社区居民巴从学,家门口装了数字门牌。“申老年补贴、找工作、租房……这些功能上面都有,足不出户就能办很多事,挺方便的。”
湄潭县
湄潭县在推“平安乡村”项目。贵州湄潭祥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张仲均,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祥农智慧农业云平台”。这个平台能接入村民家的摄像头,数据还能共享到公安的“雪亮工程”平台。“相当于给居民家里装了‘千里眼’。”张仲均说,“解决了公共安全监控到群众家门口的‘最后一米’问题。”
来源:天眼新闻APP
编辑: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