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发挥主力军主阵地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扬州“冲刺决胜‘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新闻发布会召开

时间:2025-08-12 18:46:00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扬州获悉,为聚焦“走在前 做示范”重大使命和挑大梁“四个着力点”,加快推进“三个名城”建设的生动实践,引导和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该市围绕“聚焦‘四个着力点’ 全力冲刺决胜‘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主题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8月12日,召开第6场新闻发布会。会上,江都区、邗江区、广陵区、景区、生态科技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发展情况、亮点工作。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周学军主持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场

江都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示范地、科创名城建设先行区

江都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洋介绍,今年以来江都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3.8亿元、增长6.4%。全区纵深推进“510”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建设,五大产业集群开票销售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8.5%,新签约认定亿元以上项目122个。新增省先进级智能工厂24家、省专精特新企业5家,扬州泰富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新模式实践应用类试点项目。宏信超市登陆港交所、实现江都港交所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政务服务基层全科窗口建设获批省级试点、全市唯一。下一步,将分类建立头部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定向跟踪项目名录,建成500亿元产业集群1个、200亿元产业集群2个。全力打造苏中领先、长三角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地、科创名城建设先行区。深化与“长三角C9+联盟”城市的交流合作、共建共享,积极承接上海、南京产业项目、创新资源溢出,形成更多“上海南京研发+江都智造”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邗江航空、新能源及储能、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规模实现倍增

“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7.25亿元、增长6.5%。新增经营主体6135户、企业2488家,增量均位居全市前列。装备制造、微电子产业规模超240亿元、130亿元,航空、新能源及储能、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规模实现倍增。”邗江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陈德康说,今年以来邗江创成省“专精特新”企业8家,获批省先进级智能工厂36家,成功招引科技型企业98家。扬州高新区入选全省“双高”协同试点名单,高新智创园获评全省首批标杆孵化器,扬杰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实验室创成全市唯一企业性质的省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3家欧洲“隐形冠军”企业落户中德(欧)产业园。下一步,将持续推动装备制造、微电子、生物健康等重点产业壮大规模、做强优势,在成套装备、关键核心零部件、新药上市方面实现新突破,全年开票分别超500亿元、250亿元、100亿元。加快新能源、航空、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载体建设、项目招引,加速南都储能、衡新数智释放产能、开票各净增8亿元以上。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不少于150个,在50亿、百亿级重大项目上实现突破。

广陵以“双城双区”战略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广陵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政府党组副书记朱载鹏表示,广陵作为扬州主城核心区,以“双城双区”战略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6个、总投资232亿元。签约创新合作平台8个,招引科技型企业66家,获批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新增省先进级智能工厂20家。在市创新场景大会发布应用场景26项、全市最多,中航机载云制造平台列入省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清单。在全市率先实现“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村(社区)全覆盖,开展涉企行政检查服务一体化平台试点,压降现场涉企行政检查频次20%。下一步,将着力构建全域创新生态,力争全年招引科技型企业215家。强化产业数智化转型,推动金属新材料、数控装备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推动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做大规模,提速人工智能、氢能、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布局新赛道。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项目180个,10亿元项目持续取得突破。在临港新区板块抢抓机遇谋实规划、依托港口优势加快星滩智造园建设和沿江企业腾退转型,在高新区创建板块依托中欧智能制造产业园、中意美食园等平台深化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前沿,在广陵古城板块精耕细作推进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中塑造临港制造与开放合作新优势、在践行“共抓大保护”中展现沿江生态修复新担当、在传承弘扬运河文化中焕发古城文旅融合新活力。

景区推出文旅促消费一揽子惠民政策助推“出圈出彩”

“上半年新签约智创未来制造产业基地等18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序时进度22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新开工率达100%。”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青海说,上半年,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二期竣工验收,北护城河二期适旅化项目、唐子城片区示范项目加速推进,开通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环线巴士。制定推出重大节庆日文旅促消费一揽子惠民政策,持续放大瘦西湖“二分明月”夜游影响力,举办唐子城主题文博展览、宋夹城苏超之夜市集等,助推景区加速“出圈出彩”。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5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1%,其中购票游客566万人次,实现门票总收入2.92亿元;餐饮酒店、全域经营、景点“二消”等涉旅板块实现总营收4.92亿元。下一步,将聚焦景区“145”产业体系强链补链延链,通过搭平台、育主体、聚人才,持续优化瘦西湖路创新带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力争全年新招引科技型企业20家、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人才项目15项以上。

新城力推传统、新兴和未来产业齐头并进,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

生态科技新城党工委副书记李珊珊介绍,新城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2%,工业投资增长18.4%,呈现出向上向好发展态势。三笑集团、云顶科技入选工信部“数字三品”,倍加洁、金材获批省先进智能工厂,美业港、航空谷、国网园、数据园列入市级专业园区,中航研究生院、沈阳所扬州院交付入驻,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投运,华为现代航空产业学院揭牌。招引融和元储、北邮光电等亿元项目32个,中捷航管雷达等26个列省市重大项目全部开工。瑞盈、三峰入选省专精特新,两面针、华铁获评创新联合体。打造全市首家企业创新能力诊断体检中心,沈阳所扬州院创成全市唯一省技术创新中心。精心策划苏伊年货节、七河八岛“玩水趣”、烟火夜市等活动120余场,扬超足球基地举办赛事近200场,全区游客接待量、营收额同比增长9.6%、16%,文化产业营收增长42%。树人学校新城校区挂牌投运,新城人民医院竣工验收。下一步,将梯次培育5亿、10亿、20亿企业集群,为“十五五”工业开票、地区生产总值再攀百亿高峰夯基蓄势。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将以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标杆孵化器等“十牌联创”为抓手,加力培育“科小-高企-领军企业-瞪羚独角兽”创新集群,打响扬州“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品牌。将深耕“生态+运河”特色文旅,推动“七河八岛”争创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通讯员 扬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胡妍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