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教育消费者成熟”“不会迎合消费者”舆论风波的百果园,日子其实并不好过。面对付费会员减少、大规模闭店、业绩亏损的窘境,中国最大的水果零售经销商百果园正在高端化与性价比之间寻求平衡。
董事长言论冲上热搜,定位高端却现质量问题
截至8月12日,新浪微博上,“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的话题下有4.2万的讨论量和1.1亿阅读量。“百果园董事长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等话题也有不少讨论。
此前,一段题为“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在教育消费者变成熟’”的短视频引发争议。8月9日,“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一。
二级市场上,8月11日,百果园集团(02411.HK)盘中跌幅达8%,截至收盘跌幅缩窄至0.57%。
针对相关争议,百果园相关负责人在回复媒体时称,该短视频有意截取了董事长发言最具争议的部分制造对立,“完整的内容有前因后果,并非文中断章取义”。
被百果园认为是“断章取义”的言论,是相关视频中余惠勇提到的:“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他并不清楚的所谓的便宜之类的,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近年来,百果园的高价问题饱受争议。据一消费者展示的购物小票,其今年5月份在百果园买了4个进口樱桃李,花了51元。更有网友吐槽“月薪两万元吃不起”,虽有夸大之嫌,也从侧面反映了百果园水果定价确实较高。
此次引发争议的相关视频中,余惠勇原是在解释百果园水果的高价问题。相关视频中,余惠勇表示:不同水果的品质差别太大了,哪怕外观同样的水果。而且便宜的水果供大于求,但真正的好水果是供不应求的,也是它贵的一个原因。余惠勇称,一方面,可以听到百果园太贵了的声音,但另外一方面,百果园有几千万的会员,如果没有一批真正认识到百果园价值的顾客,那百果园也就不复存在。
资料显示,一直以来,百果园坚持走中高端精品水果路线,2023年1月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百果园财报显示,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水果零售经销商。
但近年来,百果园曾面临品牌危机,主要涉及品控等问题。
2024年“3?15”期间,百果园被曝出武汉银海雅苑门店存在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当鲜果售卖、随意定义车厘子等级等乱象。
去年闭店966家,净亏损近4亿元
事实上,百果园目前的日子并不好过。在余惠勇“百果园有几千万的会员”的背后,付费会员数量已跌破百万。
2024年财报显示,百果园在所有经销渠道的会员数同比增长8.1%至9074万,但由于部分客户付费意愿有所减弱,公司2024年的付费会员数减少至约85万,同比下降约27.1%。
经营层面,公司面临闭店、加盟商撤退的挑战。2024年末,百果园集团加盟门店及自营门店总数为5127家,较2023年的6093家减少966家,日均关店2.6家。
其中,百果园集团管理的加盟门店数量为4039家,较上年的4818家,减少779家,百果园管理的加盟门店收入从2023年的84.95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73.88亿元。
2024年,公司也录得了上市后首亏,净利润亏损近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40亿元。一方面是营收同比下降9.8%,跌至102.73亿元,销售毛利率由上年的11.54%下滑至7.44%;另一方面,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都有所增加,尤其是销售费用增加约25.5%,从上年的4.82亿元增加至6.05亿元。
从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百果园正在处于高端化与性价比的艰难平衡中。
公司2024年年初提出了“高品质水果专家与领导者”的新战略。余惠勇当时宣布,百果园的黄金十年(2023—2032年)要以百亿营收为起点,向千亿目标奋进,同时争取门店数量超万家。
不过,百果园在其2024年半年报财报会议上透露,虽然高端化战略中提升招牌果的占比带动了客单价实现个位数百分比的增长,但门店整体客流出现明显下滑。
2024年8月,百果园启动“高品质高性价比战略”,重新调整定价策略,拓展中低端价格带产品。百果园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积极调整品类运营策略,全力打造“高性价比”品牌认知。公司2024年财报中,“高性价比”一词出现了约20次。
此外,百果园的高管也开始减持。
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百果园原常务副总裁焦岳2024年末持股数量为6199.98万股,较上年减少2782.75万股,持股比例由5.65%下降至3.90%。
自上市以来,百果园集团股价一路下跌,截至8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74港元/股,对应后复权价格1.802港元/股。以发行价5.6港元/股计算,百果园集团股价累计跌幅超67%。公司上市之初市值超百亿港元,如今不足30亿港元。

潇湘晨报投资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