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党没有杨连弟,没有国家没有杨连弟,没有人民没有杨连弟,没有家乡的哺育没有杨连弟,红色精神需要传承,这不是讲一个人,是讲一个群体,是讲一个时代。大家要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奋斗明天、迎接未来……”日前,“迎上合 展风采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北辰区群众性主题活动在集贤里街文明实践所举办。活动现场,市道德模范、“登高英雄”杨连弟的长子杨长林为大家讲述英雄故事,将大家带回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活动间隙,记者对杨长林进行了专访。
英雄后代
4个词形容对父亲的印象
“诚实、敏锐、机智、勇敢。”杨长林用这样4个词来形容父亲在他心中的印象。尽管杨连弟牺牲时杨长林才只有9岁,但一段段故事的细节早就印在了他的心里,“父亲的精神我们家传承了73年,我的爷爷、奶奶、妈妈都一直在讲他的故事,后来我接过班继续讲我父亲的故事,我现在也讲了55年了,这是印在心里和脑子里的红色记忆。”
杨连弟1919年生于天津市北辰区北仓镇北仓村,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抢修陇海铁路8号桥施工中,徒手攀上45米高的桥墩,使大桥提前20天通车,获得“登高英雄”的称号。1950年,杨连弟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年11月奔赴抗美援朝战场。1952年5月,杨连弟在带队矫正位移的钢梁时,不幸被弹片击中头部,英勇牺牲,时年33岁。杨连弟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陇海铁路8号桥被命名为“杨连弟桥”;他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弟连”。
最开始,杨长林也对于讲自己父亲的故事感到过“尴尬”,“但是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不是在讲他一个人,而是讲那个时代,是讲那个群体,是讲那段红色记忆。我们需要这种精神,这种精神也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尽管从小失去了父亲,但杨长林在党的关怀下幸福地成长。“我从小的愿望就是当兵,最终也圆了这个军人梦。”他说,“后来我成为了海军工程兵,就像是命运的安排一样,跟我父亲干的是一样的活儿。”
提及对当下年轻人的期待,他表示:“我觉得呀,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有信仰,信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信仰就是方向。所以我们的年轻人一定要有信仰,要有目标。”
活动现场
展示主题剪纸 打卡文明承诺
活动现场播放了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指导,区委宣传部制作的宣传片《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集贤里小学带来表演《戴头盔》,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赵德宝展示了“迎上合 展风采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剪纸,其精美的作品和深刻的创作理念,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集贤体育公园分会场,广大居民及志愿者在打卡墙上签下名字,自觉加入到文明承诺、志愿承诺的队伍中,为共建文明和谐的美丽家园出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