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最近的天气真舒服。
一推开窗缝,风是凉凉的清爽,雨也赶着趟儿来。那种蒸腾的暑气竟然奇迹般消失了,早晚出门甚至得惦记一件薄外套。而就是在这种奢侈的凉爽底子下,城市却好像烧起了火炉,烧得整个城市都加速起来。
这个夏天,呼和浩特在节庆的锣鼓和人群的欢呼声中苏醒了。
昨天,中国原生民歌节刚在一片叫好声里落幕,余音仿佛还悬在蓝盈盈的天上没散。别急着叹气,对呼和浩特而言,这分明才是预热!
在呼市过日子,最怕的不是缺乐子,而是乐子太多挑花了眼。青岛啤酒节和燕京啤酒节一北一南,简直把全城的“哈啤”分子都召唤出来了,场子里碰杯声不绝于耳,年轻的面孔挤在一处,喧嚣却快乐得坦荡而真实;土左旗的博克摔跤场上,那些世代相传的力量与技巧在泥地里搏击;而乌兰牧骑的台子下边,看惯了演出的老面孔依旧聚拢,跟着熟悉的调子轻晃身躯,那沉醉的样子令人羡慕,这方水土养育的文化魅力,经岁月打磨反而更显亲切恒常。
你明天去赛罕区看皮划艇劈波斩浪,还是今天去新城区感受雅马哈机车的呼啸生风?
选择从来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慷慨的馈赠。一座城市是否丰盛,就看她能否同时容纳哈素海古老博克的雷霆角力和新城摩托引擎喷涌的年轻脉搏。传统与潮流在此刻并肩流淌,相安无事,彼此增色。
在呼和浩特过日子,不需要熬夏天。一个由衷感受是,这里的节目单好像永远翻不到最后一页,她只是换个舞台换个主角,将一场热浪推向又一场更炽热的狂欢。
没有“淡季”——精彩永不凋零。
看那刚被雨水洗亮的街面,映着老人推着婴儿车慢悠悠闲逛的倒影;商场门口歇脚的外卖小哥猛灌一口凉茶,抹把汗,又一头扎进这繁华巷口深处;深巷中不起眼的小食店里,熬煮奶茶的妇人眼神安然自得......呼和浩特的生动气韵,就在这些平静又认真生活着的平凡面孔上。
热闹是实打实的,幸福是摸得着的。这就是呼和浩特。一种真实又汹涌的幸福,在凉爽夏日下蒸腾发酵。所谓宜居,不过就是在20℃的惬意里,依然能痛快感受一场100℃的生活热浪!这份舒坦,这份沸腾,是生活在呼和浩特的人独享的福气。
曾经,对呼和浩特的描摹离不开“北疆生态屏障”“全国文明城市”这样的荣誉光环。没错,她是名副其实的标兵,生态环境喜人,拥有着深厚的文明土壤。
但你若是以为呼和浩特的幸福仅止于标签光环,那便只触碰了她的表面毫厘。
生活在这的幸福,藏在一次次由衷感叹“我爱了”的瞬间里:爱上随着人流涌进万象城,排队打卡众多内蒙首店的同时给外地朋友拍个视频:“看看nia呼市现在红火的”;爱上在附中东巷举着稀果羹与烤面筋穿梭青春集市,感受内大、内师大青春气息与网红美食的碰撞;爱上金宇文苑商业街、金宝街、宽巷子的深夜美食狂欢,用泰餐日料烧卖羊肉串治愈在中山路血拼潮牌后的疲惫,转身到海亮开启《昭君之路》剧本推理;爱上新华广场跨年夜万人倒计时,让焰火与万人欢呼声炸裂成手机里999+点赞的跨年Vlog;爱上在新升级的牛街听着游客的赞叹声大快朵颐;爱上拿着刘若英演唱会门票冲进格日勒阿妈奶茶馆,用咸香奶茶混搭《后来》旋律调制一封情书;爱上在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的雾霭中架相机守候萤火虫与星轨同框的生态奇观;爱上去千岛湖光的“呼市分湖”拍下雾凇日出与迁徙候鸟同框的生态大片;爱上老牛湾黄河大峡谷的悬崖民宿,用广角镜头定格长城与黄河的史诗级握手;爱上恼包村的江南园林夜游,啃着驴打滚看喷火变脸绝活,加入篝火电音派对与全国的朋友们一起狂嗨;爱上水磨村的围炉煮茶夜话,再沿着大青山健身步道夜爬欣赏日出;爱上乌素图杏花谷的汉服旅拍,在百年杏树群下复刻“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诗意;爱上大召红墙雪景下的汉服变装,复刻故宫大片后拐进塞上老街淘点非遗玩意儿;爱上滕家营飞机打卡地的工业美学,定格飞机与夕阳同框的震撼画面,再赶往巴彦淖尔路高架桥下,拍光影隧道氛围感大片;爱上爱乐乐团音乐季让整座城充满艺术气息;爱上在敕勒川草原的星空帐篷里数流星;爱上青城十六景的“白塔耸光”打卡点,用延时摄影记录千年辽塔与无人机的古今对话;爱上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奶食制作体验课,透过玻璃幕墙看万吨牛奶银河般流淌;爱上就在东站对面的奥莱小镇,疯狂“剁手”本地潮牌后让特色纹样帆布包霸占北上广街拍;爱上在大黑河露营地就着烧烤看着烟花拍出青城版《小森林》治愈系短片;爱上雕塑艺术馆、回·空间艺术中心的极简美学;爱上比塞塔商业街巴伐利亚式霓虹灯映照的德式香肠配奶茶;爱上在第十届“博博会”的人潮中穿梭,见证全市文博场馆35万人次游客共享“文博大餐”的盛景;爱上在庆凯桥上定格百年石桥与车流光影的交织;爱上去青城奶站零号店打罐水龙头里流出的牛奶;爱上四通八达的飞机、高铁回哪去哪都方便;爱上家门口就能看亚足联中国女子五人制足球亚洲杯等国际性赛事;爱上在东护城河北街左手抚过清代绥远城青砖城墙的裂痕,右手举着拿铁与赛博朋克风涂鸦墙玩九宫格撞色;爱上转角巷HI-BOX集装箱的次元狂欢,捧着魔鬼辣焙子抢购“nia麦麦”,用文创周边承包午夜朋友圈......
你把呼市挂嘴上,呼市把你放心里。
生活在呼和浩特能有多幸福?
是街头巷尾悄然增多的林荫步道和不知何时绽放的小花坛,晨昏散步时不再惧怕灼烫阳光;
是从青城公园到敕勒川草原,连绵不断的绿色,晚风里与老友在公园长椅上漫无边际的絮语闲谈;
是深夜疲惫回家时,小区外便利店里那束亮着的、店主熟悉的守候目光;
是拥挤的公交上那一声自然的“您坐这儿”的礼让;
是家门口那场接着一场、让你永不厌倦的节庆盛典;
是清晨巷口熟悉摊主递来的那份热气腾腾、分量实在的烧麦;
是整个城市骨子里那份无需粉饰、自然流淌的包容。
呼和浩特的好,从来不藏着掖着,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你感到惊喜。好天气是底色,但日子要活得有滋有味,更得看人心里的那团火、这座城涌动的那股劲儿。
这份踏实的热闹,就是在此安居乐业最硬的底气!
不用高喊“宜居”,一切仿佛自然而然。因为这里的节奏是舒缓的,空间是开阔的,人情是厚实的。
她懂得为人们预留舒展身心的空间,理解人对丰富精神筵席的渴求。她默默用细节铺设生活的舒适,也在关键处让你燃起生活激情!
某些网络黑子还在自顾自地问“呼和浩特有啥好的?”,殊不知在这儿,人们活得舒适,也活得沸腾;既能安享宁静,又始终触摸着脉搏狂跳的瞬间。
这不是被评选出的城市等级决定的幸福,它来自于这片大地上土生土长的踏实与欢腾。
别在家刷手机了!
呼和浩特的夏天,好戏才刚开场。
丨来源:金源街壹号(成言声)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