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它关乎每一粒种子的成长”——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结出新硕果

时间:2025-07-07 13:24:00

新华社卢萨卡7月7日电 题:“它关乎每一粒种子的成长”——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结出新硕果

新华社记者彭立军

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以北约150公里处的奇邦博农场,金黄色的万寿菊迎风摇曳、生机盎然。花海之间,一堂生动的农业标准化实操课正在田间地头进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专家与数十名本地农场工人并肩穿行,一边俯身察看花苗长势,一边细致讲解种植标准。

“万寿菊移栽深度要保持在4厘米左右,株距30厘米至35厘米,行距40厘米。不能太密,这样有利于通风和采光。”研究所专家初侨耐心讲解,工人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交流。

奇邦博农场是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赞比亚农业发展公司所属农场。6月底,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团队来到这里,与合作方共同推进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建设,开展第二期农业标准化技术援助。

在农场会议室,专家团队围绕小麦、玉米、辣椒和万寿菊4类主要作物,与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深入研讨。专家胡良兵介绍,团队结合中国农业标准体系与赞比亚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了30余项农业标准,显著提升了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在奇邦博农场举行的农业标准化知识竞赛同样干货满满,吸引了50余名当地农场技术人员参与。竞赛围绕主要作物的标准化种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内容展开。种植工人米蒂·查莱马兴奋地说:“知识竞赛让我明白,标准不是纸上谈兵,它关乎每一粒种子的成长!”

中国专家还举办多场专题讲座,系统讲解各类作物在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等环节的关键技术。讲座配套发放了关于辣椒、万寿菊等标准化种植操作手册在内的图文并茂教材,让标准化知识通俗易懂,便于农场工人理解和掌握。

在赞比亚南方省锡纳宗圭农场,中国专家与当地农场工人一起劳作,逐一指导辣椒和万寿菊的播种、移栽与采收操作,确保每一处细节都严格对标操作手册。

“中国专家的标准化方法太实用了!”锡纳宗圭农场种植主管克莱门特·穆比塔赞叹道,“过去种植主要靠经验,现在引入标准化方法后,能让苗长得更壮,辣椒长得更大。”

从课堂到田间,从讲授到实践,中国专家用脚步丈量土壤,用汗水浇灌种子。随着中非农业标准化合作不断深入推进,这些“种子”正逐渐在赞比亚生根发芽。

据介绍,第二期农业标准化技术援助期限为6月28日至7月7日,旨在落实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中非“十大伙伴行动”中的“兴农惠民伙伴行动”内容,即“建设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活动期间,三名中国专家累计为两大农场500余名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提供全面培训。

“我们将继续深化与非洲国家在农业标准化领域的合作交流,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为非洲农业提质增效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专家燕艳华说。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