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蕾
落地窗外绿树成荫,掩映着波光粼粼的千岛湖,夏日微风把阳光吹进来,顺便瞧见了飞觥献斝、琴酒歌赋。身穿深蓝色西装的男孩女孩们引导着宾客依次落座,美食和美酒于是流水般送了上来。这是一次酒宴吗?像是,又不完全是。
宾客有年轻人也有老人,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随意便装的也有盛装出席的;但与任何一家餐厅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所有的宾客都格外彬彬有礼,对服务员们始终送上充满鼓励意味的灿烂笑容。每一次传杯送盏,都伴随着点头微笑、轻声道谢。

“见习餐厅”如同社会上的西餐厅一样迎接中外宾客,学生总经理徐锦灿正在为客人上菜。 陈蕾摄
现在,我来给你揭晓:这里是浙江省旅游职业学院中澳酒店管理学院。
每年夏天到了学期结束前,全校师生就期待着“周末美食节”了。原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下称酒管班)、西式烹饪工艺专业(下称西餐班)的学生们会在周末轮流营业“见习餐厅”。不但全校师生有得吃,来学校的家长和宾客一样能享受到他们制作的美味。而经营“见习餐厅”的同学们,众筹股权、自负盈亏,每两个班级合作营业一个周末,名字更是起得十分洋气:Luck11、感味·Feeling、无界享味·LAB、Eden。
这次,我也跟众多的酒店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一起,受邀成为一名宾客,前来体验本届大学生的服务。

西餐班同学制作的果茶以及说明卡片。陈蕾摄
“您好,这杯‘茉香缇影’果茶是同学用茉莉雪芽制作的,缀以青提,颗颗果肉在冰饮中沉浮,咬开时清甜的汁水与淡雅茉莉香交织,恰似将春日的清新与活力都封存于此……”听到这样的认真介绍,再看绿色的冰饮在晶莹的高脚杯中微微晃动,让客人尚未入口就已经感受到了一份诚意。接下来的“凤栖乌龙”、“荔影玫岩”也都有好听的名字和美好的寓意。

西餐班同学们为“见习餐厅”设计了许多款果饮和茶饮。陈蕾摄
见习餐厅的面积不大,十五六张小方桌和长方桌。许是准备太久又期待太高,大学生们的声音,激动中透露着紧张;杯盘碗盏触碰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也会使他们解说的时候表情和动作难免有些小小的失控,但最终都维持住了彬彬有礼的仪态。随着法式慢烤肉香田园锦蔬、香颂慢熬红酒松露牛腩、焦香熔岩乳酪一道道上来,他们也在客人的微笑中逐渐松弛下来,表现出该有的自信。

Eden餐厅的前菜之一:罗马盛夏布切塔。陈蕾摄

Eden餐厅的主菜之一:香颂慢熬红酒松露牛腩。陈蕾摄

Eden餐厅的甜品之一:提拉米苏。陈蕾摄
逆着穿围裙的服务生上菜的来路,我去找后厨。在楼宇、花园和草坡之间走上走下,终于在一个下沉式庭院看到墙上几个字,“西餐实训中心”。

西餐实训中心就是“见习餐厅”的后厨所在。陈蕾摄
门口一张桌子,围着几个男孩女孩。有人操作电脑和平板,有人把餐盒装进纸袋,有人拎着疾走。
这里还兼营外卖吗?像是。

后厨门口,西餐班同学正在安排外卖订单。陈蕾摄
走进厨房,刚好听到一个女孩清脆的嗓音高喊:“红酒炖牛肉一份!”所有人都用一声吆喝应答,各自继续忙碌:搅动锅里的奶油虾汤、把青菜、叉烧、苹果和煎蛋绕在米饭周围并撒上黑芝麻等等。

吆喝不影响各自的忙碌。陈蕾摄
在后厨忙碌的是西餐专业的同学们。两个厨房,一个正在制作午餐,一个在制作餐后甜品以及下午茶会的点心。

甜品厨房里,西餐班胡程翔同学在制作下午茶会要用的甜点。陈蕾摄
厨房又传来一声吆喝和齐声回应。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会这样?中奥指导教师笑眯眯地说:“团队精神,一起奋斗的气氛啊。”
每一期“见习餐厅”周五开始营业,我去的这个周六是Eden餐厅营业第二日。照理说,经过第一日练手,学生们不至于如此紧张;但实际上正因为我们的到来给他们施加了特殊的压力:众多酒店总经理、人力总监以及负责相关产业的政府部门负责人,都来体验他们“见习餐厅”。不但品尝了午餐和咖啡,餐后还马上开始了关于这种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会。

来“抢”实习生的酒店总经理和人力资源总监们跟中澳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师们一起开展了培养人才方案的论证会。陈蕾摄

来自澳洲的Dianne老师(左)和来自马来西亚的Song老师介绍历次“见习餐厅”的运营情况。陈蕾摄
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的澳方国际项目经理、来自澳洲William Angliss (威廉·安格力斯)学院的Dianne老师给四季、希尔顿、洲际、万豪等品牌酒店的高管们介绍了5年来对“见习餐厅”这一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和职业教育改革。

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周高华向酒店老总们介绍“见习餐厅”教育改革。陈蕾摄
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周高华介绍:“见习餐厅”不仅仅是让大学生们经营三天餐厅,这个新模式通过分阶段的课程体系,把学习重点有序分布每个学期,环环相扣。第一学期,理论基础;第二学期,实际操作;第三学期,聚焦管理;第四学期,通过“见习餐厅”,融会贯通;第五学期,去企业实习;第六学期,毕业设计。因此,“见习餐厅”这个新模式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职业生涯,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先进行一次经营实践。与此同时,也通过学生们自评、导师反馈、项目评估等等,建立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
听马来西亚籍老师Song讲述前几期“见习餐厅”的筹备工作以及运营过程,原来,在座的酒店集团都派出过经验丰富的餐饮经理和厨师长帮助孩子们经营“见习餐厅”。
会场内,方才我在后厨看到的甜品已经分别装盘摆上了长桌,漂亮精致。在会场外,大学生们在咖啡吧继续工作,有的制作意式咖啡,有的制作手冲咖啡。

Eden餐厅的学生总经理陈子慧和许世佳在营业期间担任餐厅服务员。陈蕾摄
利用这个时间我约到了本期“见习餐厅”的学生总经理来聊一聊:女生陈子慧,还有她的副手,男生许世佳。
陈子慧告诉我,“见习餐厅”由“西餐班”的师生团队负责餐饮制作,“酒管班”的师生团队负责餐厅运营与管理。“我们两个班一共70个人,每个人都出了200元作为投资。大家把这个大任务分解成了很多小任务,各自建立自己的团队然后来竞标、完成任务。”
70个人不是一个小团队,陈子慧说,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学开发了点外卖小程序,有的同学专门去挨个儿寝室送广告,有的专门练习跑步便于快穿校园送达外卖,大家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了起来。许世佳则谦虚地表示,“我是男生,我来帮忙沟通男生那边,效果更好。”

徐锦灿(右)不仅是第三期见习餐厅的总经理,还是第四期Eden餐厅的西餐主厨。陈蕾摄
在西点台我还遇到了徐锦灿,这位女生不但是第三期见习餐厅的学生总经理,还是第四期见习餐厅的西点厨师。
原来,每一期的见习餐厅,不但会得到酒店厨师的外援、得到师兄师姐们的帮助,甚至是上一期见习餐厅的同学也会来帮忙。当然,下一期见习餐厅的同学们也会前来“观战”,吸取经验教训。
做西点是不是比做一家见习餐厅的学生总经理来得更轻松?徐锦灿的回答是NO。“做学生总经理要学会统筹所有的工作、带领团队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西厨要专心地把产品做到极致,都要全力以赴。”
看上去文弱安静的这个女孩,其实内心跟火山一样热烈呢。她甚至没有打算暑假去酒店实习,而是要自己创业开个餐饮店进行实战。

澳方Dianne老师给青田咖啡学院的未来咖啡师们“授勋”。 陈蕾
尚未毕业已经在西装上佩戴了金钥匙徽章的大学生们,说起为“见习餐厅”流过的汗水,也是对“百感交集”这个词有了深刻的体会。客人对辣椒酱的口感提出意见的时候,要不要进行调整?产品出现夹生的情况时,除了重新做一份,通过赠送小礼物进行补偿够不够?订单不足的时候,能不能鼓起勇气给老师发私信进行用餐邀请?甚至他们也学会了在团队中“给合适的人安排合适的岗位”,对能力较弱的同学展现了包容,凝聚了团队精神。

受聘成为顾问的王可汗总经理告诉记者,这里的实习生可不好“抢”,他已经看“上”了好几个。陈蕾摄
“我已经看好了我想要的人才,有好几个,等下挨个儿跟他们谈一谈……不知道能抢到几个来我们酒店实习。”
来宾中笑得最最灿烂的一位中年男士被我拦下来进行采访,一问,他是杭州富阳喜来登酒店的王可汗总经理,从业30多年。
王总看着穿深蓝西装的大学生们,表情毫不掩饰欣赏和喜爱,还有浓烈的兴趣和期待。在他眼里,这不光是抢手的实习生,也是酒店愿意好好栽培的可造之材。对校企合作十分热心的酒店老总们,积极参与这样的教育改革,不就是为了得到更多能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科班出身的新型人才么。

闭幕式上,本期的四家“见习餐厅”运营数据都拿出来进行了比较。陈蕾摄
就在准备发稿时,中澳酒店管理学院今年见习餐厅闭幕式上,学生们和导师都传来了本期“见习餐厅”的运营成果:
“Luky11餐厅外卖数量第一!”
“感味·Feeling餐厅利润第一!宾客满意度第一!”
“无界享味·Lab餐厅总营业额第一!总体员工满意度第一!”
“Eden餐厅接待的用餐人数第一!”
最好的一个结果,四家见习餐厅全部盈利了。这些大学生们,要迎接第一次分红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