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解暑神器”可能是“健康杀手”!“冰饮料猝死”冲上热搜

时间:2025-07-28 00:23:00

近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运动或出行后畅饮一瓶冰水,成为许多人解暑的首选。

然而,这类“解暑神器”有时竟暗藏风险,甚至可能成为“健康杀手”。7月27日,“冰饮料猝死”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涌入评论区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惊魂一刻”。

关于冰饮料诱发猝死,此前就有媒体报道:23年,福建福州一名19岁男孩小辉在剧烈运动后,猛灌下一整瓶冰饮料,不久便感到胸闷胸痛,虽被紧急送医,终因急性心梗抢救无效离世。

专家指出,冰饮料正是这次悲剧的诱因。类似事件并非个例,夏季因猛喝冰饮导致猝死或严重不适(如吐血)的新闻时有发生。这让不少网友担忧:夏天还能喝冷饮吗?

为何一瓶冰饮会引发急性心梗?

专家解释,夏季高温下,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剧烈运动后,若立即饮用大量低温冷饮,或马上吹空调、洗冷水澡,会导致全身血管骤然收缩痉挛,血压急剧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可能引发凝血和血管堵塞,从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观观提醒:即使没有“三高”或明确的心脑血管病史,在身体缺水、遭遇强冷刺激的情况下,也可能触发心梗。

因此,中老年人及本身存在不良生活习惯者,在夏季食用冰棍、冷饮或冰镇水果时,务必注意方式方法——切忌在暴汗后立即食用!

这些危险习惯,很多人仍在做

酷爱冲冷水澡:炎热时人体出汗多,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此时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可能导致心悸、头痛等不适。

口渴时大口灌水:夏季易口渴,狂灌水虽然解渴,却会给心脏带来沉重负担。水分快速进入血液会骤然增加血容量,易诱发心脏不适。适当补水(降低血液黏稠度)应缓慢、少量多次。

运动后直吹空调: 运动后对着空调猛吹降温不仅可能诱发面瘫,更存在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出汗后身体血管扩张,突然遭遇冷风(温度骤降)会导致脑血管急剧收缩,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这些健康习惯,助你安心度夏:

饮水温和,忌寒忌烫:中医认为“温水润肠,寒饮伤脾”。若觉温水寡淡,可适量添加薄荷叶、金银花、菊花,利咽护心。

运动前后有过渡,避免骤冷骤热:运动结束后,切勿立即洗冷水澡或进入低温空调房。应休息10-15分钟,待汗液收敛、体温趋于平稳后再进行清洁。

心静自然凉,调神养心为要:夏季“火旺”,易致心烦气躁、焦虑易怒,而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心率和血压。中医强调“心藏神”,心神安宁是健康基础。可通过打坐静养、练习太极、散步等方式调和心气。

炎炎夏日,一瓶冰饮带来的“透心凉”固然诱人,这口冰凉,有时真能“凉透”了心。切莫因一时贪凉,让“解暑神器”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源头。

这个夏天,请选择更加科学、温和的方式避暑吧~

(综合全网)

最新推荐